夜空之星 寒日之火
——古今中外慈善家的故事
慈善公益报综合整理
编者按:
慈善是一片天空,慈善家是一颗颗星宿;慈善是一片海洋,慈善家是一条条溪流。星光虽弱,却点缀了整个天空;溪流虽小,却汇成了浩瀚海洋。
慈善伟大,而慈善家却未必一定是伟人。许多伟大的凡人就在我们身边,于不知不觉中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慈善壮丽,而慈善家却未必有豪华的生活与生命。也许,不少人依旧在暗淡的陋巷奔波,漆黑的茅屋守候,过着他们认定的有价值的人生。
我们将他们的生命故事辑录于此,向着那些胸怀比陆地、比海洋、比天空更为宽广的人们致以美好的敬意。
说起慈善,想必大家都会想到慈善界的标杆人物: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但你可知在慈善界,这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同一个人的粉丝,将他视作慈善界的英雄与导师。他就是查克·费尼。
“衣衫褴褛”的慈善家
查克·费尼是全球免税集团DFS的创始人,87岁的美国富豪。他为人处世低调,刻意匿名行善,2014年底前,已悄无声息地捐掉了自己的450亿美元。而这个身家千亿的老人,浑身上下却没有一件奢侈品,简朴的程度令人咋舌。
他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常年佩戴一块15美元的卡西欧手表,他说:“我的手表跟劳力士一样准时。”有一次他会见爱尔兰首相,竟戴着一副破旧的眼镜,上面夹着一个别针,这眼镜还是他当初从街头杂货店里买来的。
他曾在伦敦、巴黎、纽约公园大道有6处豪宅,如今却未留下一幢,至今和妻子蜗居在旧金山租来的一居室里。没车没房,出行就乘公共汽车、地铁,75岁前乘飞机,只坐二等舱,后来膝盖老化,才开始坐头等舱,他说:“头等舱也不会让我先到某地。”
关于饮食,他说:“我可以去高档餐厅,一顿吃掉100美金,但25美元的饭已经让我相当满意。”
查克·费尼有5个儿女,假期时,他们都得到宾馆、饭店和超市打工。女儿贝莉十几岁时,有段时间打了不少长途电话。查克·费尼发现长长的话费账单后,立刻切断了电话线,并在家中贴出了一张本市地图,上面标出了附近的公用电话。
商界天才
查克·费尼并非出身于富裕家庭,他父亲是一名保险业务员,母亲则是一名护士。但小小的查克很早便展现出了经商头脑,他会在圣诞节制作精美的卡片出售,也会在暴风雪季组织几个朋友提供铲雪服务。
高中毕业后他加入了美国空军,依靠军队提供的奖学金,还考取了著名的康奈尔大学。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名校毕业的学生好像对做学问并不感兴趣,一毕业就和在大学认识的好友罗伯特·米勒跑到船上向船员兜售免税烈酒。他还利用之前在军队的身份,向驻扎在欧洲和亚洲的美国士兵兜售汽车。1960年,两个穷小子建立DFS(全球免税商店),仅仅4年后就铺展到了全球27个国家。
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业兴旺发达,许多国家都放宽国民旅行的限制,当时美、日以及欧洲等国的公民手里有充足的现金,他们带着大把的钞票,到世界各地买买买。而查克则看准时机,在全球各地的免税商店进购香水、名表、皮包等奢侈品。还聘请漂亮的姑娘做导购,给带来游客的导游发工资。就这样他迅速在全球各地的机场建立起免税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免税店运营商。单是1988年,他就从生意中获利1.55亿美金,这在当年可是天文数字。
不过查克·费尼却并不爱钱,尤其不爱花钱。但这样一个既不爱金钱,又不贪图享受的人,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积累财富呢?或许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观点可以给出答案:尘世的成功证明着上帝的恩宠,经济冲动与宗教情怀可以是相互支持的。
隐姓埋名的散财者
拥有巨额财富的查克·费尼为了更好管理自己的财富,成立了大西洋慈善基金,将560亿美元捐到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科学、医疗、养老等领域,不过他做事相当低调,是那种刻意匿名的“隐士型”慈善家,捐助上百亿,却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首先为了避开美国法律关于基金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他跑到远离美国本土的百慕大群岛注册。注册基金会的名字也没有使用查克·费尼或与他相关的人的名字。他甚至要求基金会的员工不告诉家人自己在哪里工作。根据他的要求,接受捐赠的机构不能为他放置一块铭牌。
捐赠的受益者大多不知道资金的来源,知情者则必须签订保密协议:若向外界透露有关消息,资助将停止。如此苛刻的隐性捐助,甚至一度让受捐5.88亿美金的康奈尔大学相当苦恼,当时的校长罗德先生说:我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向董事会解释,这笔钱并非来路不明,它也不是来自黑手党或者恐怖分子……
这样的隐性慈善一做就是几十年,直到1997年,全球奢侈品免税产业开始降温,查克·费尼也决定激流勇退。他的免税购物连锁店被法国奢侈品巨头以35亿美金收购。
这样大的收购案免不了重要信息披露,公众这才知道查克·费尼的股份已经转交大西洋慈善基金会,他捐赠的数额竟然远超麦克阿瑟、洛克菲勒等家族设立的鼎鼎大名的基金会。此后,隐姓埋名做慈善显然已无法继续,但他和他的慈善基金会仍然保持低调,从不专门发布捐助消息,拒绝设立各式铭牌,资助建设的大楼绝不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说:“谁建起楼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楼房能建起来。”他说:“上帝那里没有银行,每个人都是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又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或许正是这样的行为和话语,带动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裸捐。
目前,查克正以每年4亿美元的速度“散财”。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因此,捐助来不得半点儿延误。他说:“这钱要是不能花掉,我死了都不能瞑目。”
曹德旺:“玻璃大王”与“慈善大王”
曹德旺,这位中国的“玻璃大王”,现已是业界公认的霸主,在中国大街上所跑的汽车中,每3辆中就有2辆的玻璃来自他的企业,他的产品在中国占据70%的市场份额。
曹德旺不仅成功地将企业做到了巅峰,在慈善界也是声名远扬。被誉为“慈善大王”的他,不仅创立股权捐赠模式,还开创了公益问责的先河。2010、2011年,曹德旺两度身居“中国慈善榜”榜首,获“中国首善”称号,从经商下海至今35年来,曹德旺累计捐款数量达到80亿元之巨,捐助范围涉及救灾、扶贫、助学、帮困、传承传统文化等各方面。
与众多慈善家不同的是,曹德旺对自己的捐赠很多都会细细追究,甚至亲力亲为。他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下的“史上最严苛”的协议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是10年前的秋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旱灾,为救助西南旱灾贫困地区的同胞,曹德旺捐款2亿元,委托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用于支持云南、贵州等五省区市受灾贫困村农户的生产生活恢复。在捐款协议中,曹德旺的条件十分“苛刻”,要求扶贫基金会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10万农户手中,并且为这笔通过抛股套现而来的巨款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制度,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善款的下发和项目的执行,他本人组织独立的监督委员会对项目的执行进行全过程监督。在善款下发之后,将随机抽检10%户家庭,如发现超过1%的不合格率,则根据合同可要求中国扶贫基金会按照查抽获得的超过1%部分缺损比例的30倍予以赔偿,最高赔偿不超过一方项目管理费600万元。若在2010年11月30日后,还有捐赠款没有发放到户,这些善款将由曹德旺全部收回。中国扶贫基金会在2亿元善款中有3%作为管理费,而不是国家允许的捐款总额的10%。
谈起这笔捐款,曹德旺说:“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老百姓生活苦得很。我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知道那种滋味。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来说,2000元钱可以说是他们的希望。”
捐赠2亿元善款的同时“问责基金会”,而且要求“苛刻”,不仅开启了中国慈善人士对慈善项目严格要求的大幕,也给更多奉献爱心者提供了监督的方法。这份捐赠执行合同是中国迄今为止问责公益最大的一个对赌协议,开启了中国公益捐款的问责机制,打造了全程透明的公益模式。
2011年,曹德旺做出一项决定,这对曹德旺本人甚至中国慈善事业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由曹德旺发起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在北京成立。他将曹氏家族持有的3亿股福耀集团的股份捐赠给该基金会,过户当天,股票价值人民币35.49亿元。这是中国第一家以捐赠股票形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是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并开创了中国基金会资金注入方式、运作模式和管理规则等多个先例。
河仁基金会中的“河仁”二字出自曹德旺父亲曹河仁之名,它们不仅昭示了曹德旺与父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也揭示出他所推崇的经商为善境界。
曹德旺这样定义“慈善”,“其实做事不难,首先要做人,谦虚、诚实、宽容、包容,乐善好施,尊老爱幼,这些做好了,做事就不难。我最初做慈善时,他们问有什么目的?我的目的就是通过做慈善来修行,提高我的境界。”曹德旺说。
去年,改革开放40周年,曹德旺荣获“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
田家炳:洒向桑梓都是爱
2018年7月10日,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荣誉主席田家炳先生在港安详辞世,享年99岁。
据其家人忆述,田老临终前眼睛已看不见。在病床上,他颤抖的手不断抚摸着一张地图,那是他付出几十年心血、在30多个省区市捐建田家炳中小学的分布图。
他白手起家兴办工业,捐资慈善一掷万金,获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他不把亿万家产留给儿孙,而是用来捐助大中小学300多所。为了筹善款,他变卖了别墅,向银行贷款,然后捐出。他生活简朴,瓶装水要喝到一口不剩,袜子破了补一补再穿……在香港,在内地,到处传颂着他散尽家财捐资办学的故事。
65岁时,田老把企业交给子女打理,并规定每年捐出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公益,他自己则专注慈善事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据统计,他和他的基金会在全国累计捐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1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700余间,捐助医院29所,捐建桥梁及道路项目130个,其他民生项目200多宗……
他曾说:“我的地方观念虽然有,但并不强烈,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祖国的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同胞,只要当地能珍惜我的资助,我乐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001年,为了兑现捐款承诺和顺利实施教育计划,80多岁的田家炳,决定卖掉自住的九龙塘别墅。有人问他有没有心疼。田老算了一笔账:“别墅价值五六千万,利息每月就达40万元,即每晚等于用去了1.33万元,实在太浪费了。如果卖掉捐作建校用途,我可以看到一幢幢壮观的教学大楼,听到万千学子琅琅悦耳的读书声,无论经济效益或精神享受都比自住好。”
做慈善,田老是感到快慰的。用自己的名字作学校名,他却考虑再三。一方面,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一起来做好事;另一方面,冠名是为激励自己和团队。
捐资兴教,田家炳绝不是一捐了之,而是深度参与。他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田老尤其重视师范教育,捐建的每所师范学院项目竣工时,他总要参加,对学生讲话,与老师座谈。在田老主张下,田家炳基金会引入现代管理机制。2009年他把名下全部物业转赠给基金会,话事权交给多数由社会人士组成的董事会,自己退任为荣誉主席,成立由各大学校长或其代表组成的咨议会,基金会运作更开放、多元,换得社会人士共同无私地关注基金会。
全国100多所田家炳中学,被称为“田校”。也因此,田家炳被誉为“百校之父”。这些全部由内地教育部门管理的“田校”,都把德育看作重中之重,各地“田校”的办学成果俯拾皆是。为办好“受人尊敬的学校”,田家炳基金会发起“共创成长路”计划,每年组织各地“田校”的校长、老师,免费到香港培训。考入72所指定高校的田中考生,每人会得到5000元奖学金。
田家炳大笔向外捐资,自己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生活中,他从不搞铺张,连儿女婚嫁也一切从简。他平时上班乘坐地铁,再步行一段路。对此他说:“安全嘛,我很享受!”他的一只电子手表款式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他住酒店自带肥皂,因为“开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丢弃很浪费”。一直到晚年,田家炳都恪守“勤俭诚朴,己立立人,以德服人”的原则。他常说:“每个人都做一点小好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好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好。”
善海钩沉
范蠡:三散千金的文财神
范蠡,南阳五圣之商圣,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之一。春秋末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道学家、经济学家、道商鼻祖。公元前536年生于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卒于公元前448年,终年88岁。
在有关范蠡的故事里,他的名字似乎更多的是与其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并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的政治、军事活动联系在一起。然而历史上的范蠡其实还是一位非常富有并广布善举的慈善家。
据《史记》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雪会稽之耻,平灭吴国之后,便辞官引退,将所得财宝分给友人,游走各国。范蠡颇具经商才干。他在行至齐国后,便以鸱夷子皮为化名从事商业买卖。范蠡经商致富靠的是无损于民的经营技巧,不搞损人利己。很快,范蠡就积累下千金家财,成了齐国的首富。齐王得知范蠡的才能,便拜他为相。然而范蠡却想到了更多生活于贫困之中的百姓。于是他将财富全部接济穷人,辞去相职,重以布衣之身前往陶地。陶地位于齐、宋、卫国的交界处,范蠡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与各国交通便利,在此贸易必可致富。于是他又化名陶朱公,再次开始经商。果然,陶朱公不久后便大获其利,家产第三次累至千金。他发现陶地同样有许多人贫苦不堪。于是范蠡又一次将千金散尽,资助穷人。据说范蠡在19年的从商经历中曾“三致千金”。他的才干使他每到一地都能富甲一方,然而对天下穷人的悲悯却又让范蠡每一次都将千金巨富倾囊赠出。
尽管史家已在典籍中将范蠡赞为“富好行其德者”——一个与人们通常印象中“为富者必不仁”截然相反的评价,后世百姓还是以独特的方式在民间纪念着慈善家陶朱公。范蠡身后,人们将他奉为文财神。
武训:乞讨兴学,瑰行奇节
武训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称颂的乞丐,他曾用乞讨兴学的义举,为后世留下了又一个有关中国仁善精神的传奇,成为中国近代私人办学的先驱,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
武训,原名武七,清末山东堂邑人,自小家境贫穷,三岁丧父,幼时起便以乞讨度日。每次讨来食物,武七都先侍奉母亲,因而被称为“孝乞”。七岁的时候,武七的母亲也去世了。此后,武七便一边乞讨一边为富人家做工。由于不识字,武七曾被一个雇主骗去工钱。这让武七决心兴办义学。为了积攒办学的费用,武七白天在街市上乞讨时不惜以丑态哗众以获施舍,晚上则为人纺织麻线挣取佣金。
几年过后,武七有了一些积蓄,出资在堂邑柳林庄办起了第一座义塾。他高薪聘请塾师授课,并到穷人家去跪求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免费读书。武七自觉身份卑微,不便入座,就请来了当地有声望的名人陪席。而武七本人则只吃些残羹剩饭。平日上课,武七也常到义塾去探视,见到老师勤奋授课,他便跪地拜谢,若是遇到塾师懈怠或学生贪玩,武七就长跪不起,流泪劝其勤勉。师生因此都对武七非常敬畏而不敢懒散。
后来,武七又靠乞讨所得兴办了陶馆、临清两所义塾。山东巡抚张曜得知武七乞讨兴学的义举后,赐名为“训”,并奏请朝廷赐武训“乐善好施”匾。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59岁的武训在为家乡留下三座学堂后,长辞于临清义塾中。据载,武训在弥留之际,还在听着学童们的诵读之声,直至含笑离去。师生闻讯哭声震天,市民纷纷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得到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
冠县柳林人武训靠着乞讨敛钱,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后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