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就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等工作举行发布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在会上表示,要严格做好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从过去两年的经验看,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建在家门口的村(居)民委员会,将群众及时组织动员起来,筑牢社区防控人民防线,是防止疫情向社区扩散的有效办法。
陈越良说,不久前,民政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常态下社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下一步,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一起积极推动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任务落地落实,进一步组织扩大居民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防控网,聚集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有记者问道:疫情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贫困地区的群众更加严重,对于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如何满足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双需要?
陈越良回答,在特殊时期,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一是落实救助资金,加强物资保障。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投入,扎实做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发放工作,按规定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并根据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及时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和米油肉蔬等生活物资,降低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不利影响。
二是实施临时救助,强化兜底保障。对受疫情影响陷入困境,低保等社会救助和保障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疫情期间,取消户籍地、居住地限制,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三是简化工作流程,提升救助时效。积极推进救助申请全流程网上办理,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按程序下放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强化主动发现机制,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