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慈善热点

“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价值、战略与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3-06-27 1532


会议现场


202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课题组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召开“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价值、战略与发展座谈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主持会议。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二级巡视员李红梅、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助理兼慈善分会常务副会长彭建梅和慈善分会副会长金锦萍、谢琼,中国慈善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佑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水滴公司合伙人蒋伟、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院长程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赵晓芳等专家学者30多人出席会议并围绕会议主题发言、讨论。

郑功成主持会议


郑功成会长简要介绍了开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理论研究的背景、进展及意义。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提速,我们正处于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这一大背景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过去几年间在慈善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迄今仍缺少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理论支持,这一短板亟待弥补,因为没有成熟的理论不可能有成功的事业。他再次强调,慈善活动可以无国界,而慈善事业必定有国界,因为慈善建立在自愿捐献的基础上,必须尊重我国的伦理道德与文化传统,必须适应我国的现行制度安排,因此,开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十分必要,慈善理论研究要为政策完善提供有效支撑,成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郑志杰发言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首先介绍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使命愿景和中国代表处的主要工作内容。他表示,座谈会主题正是其工作内容之一——支持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他认为,慈善事业应该肩负起第三部门责任,联手政府部门与市场力量形成合力,为应对社会风险和推动社会公平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相较全球和亚洲的慈善事业,中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但整体呈现较强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形态和创新方式。随着慈善相关法律和文件的出台,社会组织分级管理相关的政策也逐步完善和推进,基本建立了一套社会管理体系。中国公益慈善的参与主体包括企业、捐助人、互联网平台、公益组织等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多元的慈善资源流动格局。他表示,总结和提炼公益慈善在中国发展的价值,探索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战略,形成中国特色的公益慈善发展模式对公益慈善行业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谢琼发布课题成果观点摘要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琼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总报告的核心观点。她指出,研究报告主要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成绩、特征以及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机理、必然逻辑、面临挑战、未来发展七个方面展开分析。报告认为,“慈善无国界,而慈善事业有国界。”从个体行为权利、慈善精神和慈善关注议题等方面来看,慈心善爱天然可以跨越国界。而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则必定与主权国家的发展路径、历史文化等密不可分,各国慈善事业发展因此必然相异。报告回顾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总结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鲜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机理和必然逻辑,评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未来发展的建议。报告强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既需要尊重现代慈善事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也需要尊重中国国情,不能以规律为由脱离国情,也不能以国情为由扭曲规律。要明确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合理定位,找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完善与慈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实施系列关键举措,系统性地推动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

刘佑平发言


中国慈善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佑平指出,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中国慈善事业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现代化再造。一是社会文化形态的现代化再造,二是社会组织形态的社会化再造,三是社会财富形态的社会化再造,四是以社会组织和慈善组织为主体的社会生产和经营形式的现代化再造,五是国际化管理的再造,六是适应中国的制度和中国发展的再造。

贝晓超发言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在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人道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金会既要有西方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中国本土国情形成中国特色。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通过“四化一坚持”探索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坚持生产要素创新,推动管理数智化,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加快从内部管理信息化向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注重服务专业化,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创新驱动,促进项目品牌化,助力共同富裕;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提升平台国际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程刚发言


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院长程刚指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关键在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慈善事业的语境和体系。第一,探讨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必须要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慈善组织的形态,基于多种慈善组织形态的客观事实厘清慈善组织间的关系。第二,要区分中西方公众参与慈善的差异,关注中国民间慈善的有效参与。第三,要区分中西方公众参与慈善的社会目标。他表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路径仍需进一步厘清,未来我国慈善事业应该重点关注人口发展情况。

金锦萍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认为,研究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需要梳理一般规律与本土文化的关系,厘清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回答中国慈善事业应该“往哪里去”的问题。她指出,利他性是全球范围内认可的基本要素,中国特色方面则需要重点讨论慈善事业与公共资源的关系,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本土化和国际化世界的关系,应区分法律中的“慈善”和日常生活中的“慈善”。她提出,还要在由中国特色的党社关系、政社关系中考虑慈善事业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关系问题,维护彼此关系间的平衡才能实现生态的多元化。

杨立雄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指出,要加强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可以从更宏观的视角研究文化、政治、信仰及组织体系等对慈善事业的影响,可以从更微观的视角研究慈善行为、慈善捐赠心理和典型案例等,也要从更多学科角度开展,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等。

蒋伟发言


水滴公司合伙人、副总裁蒋伟介绍了水滴公司的业务发展与概况。他表示,中国式慈善发生的根基在于社会氛围的营造,受朴素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邻里、血缘、地缘的守望相助和中国式管理智慧引领都在其中发挥作用。水滴板块中,水滴筹依托互联网为个人大病筹款提速增效;以“缙情帮”为例的水滴项目在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补足患者自付费用、减少大病患者负担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以实际行动在践行中国式慈善。

刘芳发言


中国慈善总会筹募部部长刘芳介绍了中华慈善总会在践行中国特色慈善之路的几个典型做法。一是政治引领,把党建的工作作为慈善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援疆工作、参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三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明确自身定位,创造适合时代发展的慈善品牌项目。四是发挥总会枢纽型慈善组织作用,促进多方合作。五是加强慈善理论宣传和研究,打造媒体矩阵,深化慈善品牌建设。

赵晓芳发言


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赵晓芳围绕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现实挑战和未来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她表示,专业人才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专业人才匮乏是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慈善人才培养主要有高校和市场行业两种方式,而相较于边缘性的教育推动,慈善人才培养应该走学科建设和专业化、规范化道路。她建议,公益慈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注重加强本土知识积累;要加强慈善通识教育,提升全社会慈善意识和社会创新创业意识;要跨界、跨学科发展,高校、行业组织、慈善机构合作育人;要提升慈善专业教育的吸引力。

赵文聘发言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赵文聘表示,刚发布的报告是一份慈善行业聚共识、谋未来的报告。他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还需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总结中国慈善话语,尤其是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形成的整体慈善观念、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二是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慈善文化的融合,尤其是慈善领域的契约精神等。三是关注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慈善行业内部的基础数据库框架和基础知识库的建设。

栗燕杰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栗燕杰指出,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道路的缘起有三:一是西方模式的水土不服,二是西方现代化有盲区和死角,三是如今慈善事业的发展道路需打通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间的关系。他表示,慈善应提倡与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道路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慈善应激活传统文化,发挥安稳人心的作用。他还认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应在单一话语体系的背景下闯出一条新路,为现代化提供新的出路和可能。

章高荣发言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章高荣指出,有关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研究应多关注有政府背景的慈善组织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目前研究还较少。他指出,以中国慈善会系统为例,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健全的慈善组织网络,其功能定位是兼具行业协会和基金会的职能,在未来发展中,慈善会要处理好如何有效地混合行政逻辑和社会逻辑。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助理兼慈善分会常务副会长彭建梅指出,开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理论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必定要植根在中华文化与伦理基石之上,而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实践也呈现出与欧美国家诸多不同的特色,理论研究的滞后客观上影响着政策的完善和实践的发展。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理论研究并使之体系化,以为实践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引。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陈斌指出,党中央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上述表述明确了慈善事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基本职能,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一,在捐赠主体方面,应注重发挥个人捐赠的积极性;第二,就参与形式而言,应强调款物捐献与服务供给并重;第三,从发展路径来看,应重视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第四,在政策选择领域,应突出物质激励与精神褒奖的重要性。

暨南大学讲师周缘园指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研究对于认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规律及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慈善理论有重要意义。作为慈善领域的研究者,应把握“中国特色”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给予关注。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多样态的现代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决定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学科性。鉴诸往而知来者,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研究需要有历史视角,挖掘慈善史中的思想,结合现代实践中的案例,形成兼具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成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蔡泽昊认为,发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其中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性,又有中国特色。就共性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基于自愿、平等、共享的理念,不断增进慈善事业的组织化、专业化,正在成为学术界、慈善业界和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就特性而言,从二十大报告总结的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来看,中国特色慈善事业还需要立足人口规模巨大、慈善需要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加强慈善需求调研,提升慈善供给特别是服务类供给的精准程度;需要立足当前慈善事业中服务供给相对薄弱的挑战,加强服务标准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以经济、服务和精神文化等多种供给形式,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促进和发挥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功能。

郝睿禧发言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郝睿禧指出,支持慈善研究的本心是基于对慈善事业能发挥不同于政府和企业作用的社会功能的信任和信心。支持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研究的目的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更加合情、合理、合法地发展,二是让慈善价值得以发挥和呈现,三是让慈善得到广泛认可。她提出,研究需要理清慈善共性,如战略性、慷慨性以及互联网捐赠体现的国际生态等,还需要总结值得推广的中国项目经验等。慈善事业的中国特色体现在政社关系、社企关系上,未来如何支持和鼓励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值得思考。

张海若发言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高级总监张海若表示,网络慈善活动和线下慈善活动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建议多培养网络慈善方面的专业人才。

李红梅发言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二级巡视员李红梅充分肯定了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她认为,要从历史角度和国际角度来探寻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尤其是积极探索如何动员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尽可能发挥社会资源的最大效益。她指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重要特征。她认为,从慈善供给方来看,不仅要关注数量缺不缺和够不够,更要关注质量好不好和精不精,要使慈善组织更具公信力,不能让从事慈善活动的组织游离在慈善法之外。从慈善需求方来看,应打通受助者获取慈善资源的信息渠道和方式。要关注中小微慈善组织的发展。

在会议总结中,郑功成会长对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及与会者表达感谢。他指出:第一,强调中国特色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与批判欧美慈善,而是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事求是地寻求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新路。第二,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既应当遵循自愿、平等、法治、组织化、专业化等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需要尊重千百年来形成的邻里互助、亲友相济、熟人相助、回报乡梓、家国一体等特色文化,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现在对欧美慈善已有较多研究与了解,但对中国特色却研究不透、总结不够,应继续思考如何切实贯彻自愿原则,如何吸收境外现代慈善奉行平等、法治、组织化与专业化经验,更要深入研究如何将优良传统融入慈善政策体系与发展实践中。第三,慈善事业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慈善理论体系提供支撑。一方面,理论成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遵循自愿原则的慈善事业必定要得到公众认同与政府支持,为此,应在中国特色慈善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多凝聚共识,求大同、存小异,于后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第四,学界需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他表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提法正在推广,但具体论证还须深化,未来要进一步将理论系统化,使其能真正引领我国慈善法规政策制定和公众行为。(来源:中国社会保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