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书画探索

中國書畫名家—徐胜利作品選登

2021-08-06 2631

123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登:沈鹏先生题,今日美术家:徐里先生题,長明艺术工場:冯远先生题

著名畫家徐胜利作品赏析

山水篇

1

图为徐胜利先生

青山绿水尽画来

徐胜利

我从小喜爱绘画, 后从事美术工作几十年, 特别是对中国画山水情有独钟, 而山水画的境界则是一个画家永恒的追寻。说它永恒,是因为境界高无止境,变幻无穷,特别是画自己心中的山水则是画者一生的追求, 更是山水画创作灵魂所在。山水画创作能够感染人的地方很多,这其中当以笔墨为核心,以境界为灵魂。而境界的追求则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丰厚的积累才能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品悟境界则是靠敏锐的感觉,它是笔墨、学养高层次的灵感显现。因此追求高境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及的。正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确是一语中的,精妙之极。

2

笔墨与境界既是创作的两个方面,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笔墨的提高靠苦练与悟性,而境界则全靠学养与人格。笔墨之妙有迹可寻,境界之高高不可攀。但境界又不是虚幻的,它确是由皴擦点染的具体笔墨升华而成,笔墨的精妙、超逸与否直接影响着境界的高下。因此我想,超越古人仅仅停留在笔墨方面就未免显得简单化了,它首先需要与古人有精神上的暗合,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精神上的超越。唯有更宽阔的胸襟与胆量,加上脚踏实地的苦干,我们才有可能完成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超越。

3

面对浩繁的古代山水画史,我起初感到敬畏,继而感到茫然,最后感到的是一丝惶恐。传统山水画由六朝发端到唐代,再由北宋至元初,可谓六法齐备,境界全出,登峰造极。明清的发展也只是这种大势的延续,而逐渐走向固步自封、陈陈相因,呈强弩之末的态势。只有孤行者石涛发出了“我自用我法”“笔墨当随时代”这等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呐喊,而使萎靡不振的画坛呈现出一片绿意。

5

6

石涛不但没有摒弃笔墨,而且主张“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全”,道出笔墨源于生活又高于自然,以其生“搜尽奇峰打草稿”来实践自己的理想。

7

8

从学画那时起, 老师一直在教学中深化一个论理: 绘画创作中你要画什么,(创意) 怎么画(技法)。东方文化智慧与精髓的笔墨当为山水画创作的第一要素。董其昌在其《画旨》一书中曾说:“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宋元以降,确立了笔墨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后经历代画家的反复锤炼,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成为今人难以逾越的高峰。但越是成熟的东西越需要变革,越存在发展创新的可能性,笔墨的进化亦是如此。只有不断地丰富完善,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才能赋于笔墨以新的意义。荆浩隐居太行洪谷,范宽亲历终南深处,董源卧游潇湘奇峰,黄公望领略富春佳景,以及王履履太华,梅清、渐江遍览黄山等,皆是以造化为师,山川为训,不为前人所囿而创自家笔墨以开新风,令后世敬仰。

9

10

传统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在中国悠久的绘画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源于自然,但却能够超越自然之美,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山水画能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度获得巨大的发展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西方的风景画难以望其项背的。这其中蕴含着一个艺术上无法了却的东方情结,它是一代代山水画家为之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走进去,就会感到无比的温馨与满足。这种满足是一种体验,一种冲动,一种缠绵的情感。一种面对艺术女神才能付出的崇高而纯真的情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情感,才能获取艺术的真谛,才能感悟艺术创作的高妙与不朽。静静地翻阅着清四王、明四家、元四家、南宋四家、五代北宋山水画集……,就如同自己的心灵渐渐走进了一条穿越美术史长河的时间隧道,它使你立刻思接千载,进入到一种观察、理解、咀嚼和品悟前辈先贤的环境,并能与你所崇敬的大师促膝对话,或顶礼膜拜或五体投地或悲辛交集,并不时聆听八大的叹息,感受渐江的孤高,领略北宋的雄强,叹服元人的境界。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画好中国画山水, 画我心中的山水, 是我喜欢更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13

14

徐胜利: 号松涛、1956年出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杂志美术总编、清韵阁书画院专职画家,北京知联会书画顾问。 曾任中央电视台多部影视剧(广告片)美术设计。

15

16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并发表于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工人日报 、中国商报 、中国书画报。其中所创作的中国画山水作品为多个专业机构,博物馆,美术馆及著名企业家、书画爱好者等收藏。

17

18

早期绘画曾受教于著名画家吴传麟、陶一清、白雪石、张立辰等先生。 一九九二年进修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职称评定高研班) 美术大专毕业。

4


1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