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书画探索

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登

2020-11-06 2409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登:沈鹏先生题,今日美术家:徐里先生题,長明艺术工場:冯远先生题


著名畫家马万国作品赏析

山水篇

马万国:艺名抱海,齐鲁人士,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客座教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美术家,北京东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顾问,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创研室副主任。

1994年8月与2014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1月在山东美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刘金贵教授联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对此进行专题报道。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性大展并获奖,许多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国美术馆及各大博物馆,纪念馆等多家单位收藏。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精装版《马万国中国画作品集》(昆仑系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独树一帜名家•马万国画昆仑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马万国百幅扇面作品集》和《马万国百幅团扇作品集》、《马万国百幅国画作品集》(第1、2辑)。

莽莽昆仑入画来

读马万国百幅昆仑山系列中国画

向云驹

马万国钟情昆仑题材已经几十年了,早期就以独特的昆仑画开创山水国画的新风,所作《昆仑夕照》《横空出世莽昆仑》《西部放晴》《魂系昆仑》《昆仑晓月》《昆仑大坂》《昆仑山口》《情系昆仑》《昆仑横空》为中国画坛吹来强劲的昆仑风,其大气磅礴,其气吞山河,其伟岸雄奇,其俯仰天地,让人阔开胸襟,放开眼界,打开视野。首先,这种国画画法、取材,是中国山水画的空白。纵览古今,不仅是“名山大川僧占尽”,而且也是处处都被人画尽,无一不可画中。恰恰是这名声显赫的昆仑山只是零星地、偶然地入得画来,不要说所谓北派山水中了无昆仑踪迹,就是当代山水名家也少有昆仑入画,昆仑山成为“黄山”一样的“画种”、“画题”、“画派”,更是无从谈起。所以,马万国专事昆仑入画,从题材上说,是开天辟地、开拓创新的。其次,让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古今多少有雄心、有眼力的画坛奇杰,他们会视昆仑而不见呢?仔细一看,原来事出有因。所谓昆仑山,如此险峻,如此广大,如此神韵,却原来也不是可以轻易入画的。它没有传统山水画中的“人文”情调,它过于自然、原始、原生,它苍茫荒凉,它无边无际。它逸出了传统题材的边界,所以不入画;它需要强健的体魄和气势才能驾驭,也需要经年累月的攀爬、行走以及用适宜的创新的笔墨才能得其形状,所以难入画。马万国积数十年之功,咬定“昆仑”不放松,以“百幅昆仑山系列”为题,全面书写昆仑山,把昆仑山的远近高低、横看侧视、山中山外,一一写来,让我们看见了昆仑山的“真面貌”。这是一个独特的题材、独特的绘画、独特的山水、独特的创造。构图昆仑,描摹冰坂,书写这别样的山河,不仅要笔墨,而且要有徐霞客一样的山川胸襟和脚力,更需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缺氧,受得了艰难困苦。这已经超出了对一个画家的要求。马万国是得昆仑神启的画家,堪为昆仑入画第一人。马万国的国画昆仑山系列,尽管就像说不尽道不完的莽莽昆仑一样,是百态千姿、万千气象的,但是它们又都可以一言以蔽之:有容乃大。马万国的昆仑山系列以大开大阖的笔墨,向观者呈现了昆仑山的巍峨和中华祖山的气势和神韵。他的作品的“大”气,首先是真实地呈现出昆仑山的“大气”。无论雪峰冰盖、嶙峋山峦,还是苍茫天地、朝晖月夜,无论春夏秋冬、山川纵横,还是风卷云舒、高原风情,都有一种大视野和大境界,是中国画中的大山水之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其次,是昆仑系列作品中蕴含与透露着作者主观的大胸怀和大气势,状摹的是中国精神的“大气”。在客观地呈现昆仑山的大气象时,作品也无言地传达了昆仑山的文化意蕴和精神象征。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认为,马万国的昆仑系列,在艺术上至少有以下突出的特色:一是以细腻的手法表现粗砺、磅礴、大气。他的昆仑大气象是有一系列的小和细来营造、实现的。首先是笔触细,其线条、墨色、晕染,都有一种细致入微的肌理,纹理的精细让人惊叹,却实现了一望无际、纵横无涯的视觉效果。山色、雪色、光影、风云、日月、水草都被细腻细致的笔墨积小为大。用如此细腻的皴法实现如此粗砺的效果,是为罕见,也是大胆而成功的实践。其次是人物、动物、草木的细小、精致与大山大水大坂的对比和互衬。许多细微的笔墨、形象、造景,往往是深藏意境、用心、点睛之笔。这使他的画可以让人反复品咂,仔品读,认真品味。二是用气势展现山势。画大山水不仅要有大胸襟,更要有大视野。马万国的昆仑大部分都是高视角下的昆仑,这使他得以一展昆仑的种种山势。所谓气势如虹,正是马万国昆仑山势中的精神张力。或孤耸天地间,或绵延千里外,或风云变幻,或远山近水,或一望无际,或层峦叠嶂,不同的山势,带来不同的情绪、思绪、语绪,产生不同的想象、联想、思想。三是在整体上以传统水墨的黑为基调,用黑块、黑色、黑暗、黑沉表现昆仑山的沉郁、沉重、沉默,暗喻着昆仑山系的巨大体量和古老地质结构。同时不断地以雪白、水白、天白、云白、雾白、月白、光白等种种留白,形成构图,造成对比,切割山形山势,使画面生动起来,呈现出勃勃生机,打破山的压抑和阴沉,把明亮、光彩、灵动如闪电一样注入暗基调的山势山形中,激活了古老而沉默的昆仑(在新近的创作中,马万国的昆仑也有若干色彩绚烂的图景,呈现出新的拓展与境界,值得关注)。总之,马万国的昆仑是大美的昆仑,是超越俗世美学的纯粹的自然美学,是来自于人类心灵最深处的自然本性的审美,也是神圣化、神性化了的审美。这对我们今天理解生态文明的意义具有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审美启迪。(本文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