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书画探索

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登

2020-11-14 1981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登:沈鹏先生题,今日美术家:徐里先生题,長明艺术工場:冯远先生题

著名畫家王勇作品赏析

王勇:字依石,天赐,号洙泗散人、又号泗上散人。

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中央美院教授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画家、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曲阜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孔子国画研究院院长,太行艺术大联盟副会长。

王勇出生、成长在孔子故里圣城曲阜,为人真诚谦恭,耿直质朴,热情大度,实乃性情中人。他自幼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诗、书、画、印兼习,主攻山水,兼以人物花鸟,实属全能画家。这在当代尤其是青年画家中是不多见的。

近日,详观王勇的一批山水册页,眼前为之一亮——画艺显然提高了一大步,于此,我想从以下二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景丰情真,笔气墨韵。

山水画的宗旨固然是“澄怀观道”,但道是有所托的,宗炳曰“山水以形媚道”,正是那千变万化、丰富神奇的山山水水体现着道之精神,所以山水画中对“物境”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澄怀观道”的 “澄怀”二字强调的就是用心用情,用真心用真情去观照自然万物从而达到体悟道、把握道、表现道的目的。

《易》曰“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值得称道的是王勇对“物境”的营造是从太行山中写生而得来的,他的写生理念是“度物象而取其真”,绝非是依样画葫芦。他依据自己的创作主旨从大自然中捕捉最恰当的形象。从王勇画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动、丰富的自然之态以及整体面貌所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来看,可见王勇是极其重视“物境塑造”的画家,是位用真心、真情写生的高手。正因此他的作品才富有自然、亲切、 淳朴之美。

谢赫“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是绘画品评的重要标准,石涛亦曰:“笔锋下决出生活,墨海中立定精神”。这里笔锋乃用笔也,“生”和“活”是一种生命之状态即“气”的体现;这里的“精神”也是指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象。

这也正是王勇笔墨的追求。王勇深谙中国画之真谛,把笔墨趣味与精神内含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进行创作实践,这正是其作品外可悦目、内能赏心的根源所在。

二、藏大于小,入古出新

王勇的山水册页整体感很强,画虽小而境界大,可以说是“物境有止,意境无垠”。潘天寿说:“艺术以意境为极至”,山水画以意境称道,他深谙中国画之传统精神,不满足于笔墨技法造型的锤炼,而是着意于意境的创造。意境之美,就在于其能以少胜多,以有限示无限,以“少少许”诱发读者“多多许”的联想。这是王勇山水画魅力的关键所在。

他对经典的学习是内化的,秀逸中透出些许古意。从笔墨技法上看,极少套用古人之皴法,牢牢把握传统笔墨之精神,颇得王希孟、龚贤、大千等先贤之精髓,笔墨层层复加,朴拙浑厚,自然中显出几分凝重,予观者以崇高之感,很恰当地传达出了太行山的神韵以及时代的风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勇深知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是其生生不息,不断丰厚壮大的重要原因。他对传统的研究是广泛而深透的,他花费了数年时间遍临古代大师之精品,这使得他的山水画创作富有充足的底气。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对古意的追求必须明白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走出古人,否则容易陷入泥古不化的窠臼。王勇深谙此理,他的山水画基调是传统的,但无论是笔墨、设色,还是在布局、用意的表现上,已明显注入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的新鲜血液。他的艺术实践,在一定意义上,消融了传统山水与现代山水之间的历史隔阂,他的山水既充溢着浓郁的古典意韵,又散发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他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在造化与人心之间构建了和谐的对应关系,使其作品是入古而出新的,这是其画作重要的亮点之一。

概而言之,王勇画中精妙的“物境”突出了艺术的本体性,增强了视觉魅力;真切的“情境”提升了作品的内在品位;深邃宏远的“意境”深化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三者完美的结合赋予了其作品无限的审美品格。

供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周宗亚

责任编辑:陈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