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书画探索

中國書畫名家—王佑学作品選登

2021-02-19 1752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登:沈鹏先生题,今日美术家:徐里先生题,長明艺术工場:冯远先生题

著名畫家王佑学作品赏析

山水篇

主持人语

蔡成刚

在京十余年,我是佑学先生艺术创作探索的直观者,因为期间他在北京宏宝堂和民族文化宫举办的两次个人画展,我既是策划者,又是主持人。而他在淄博的两次汇报展我也都专程出席致辞。这次我又回淄博参予策划和主持他的墨守初心——王佑学山水画回乡汇报展。这些都使我更全面的了解他的人品和画风。每次开幕式的人气爆棚,领导、师长,同道,乡友们的热情捧场和高度评价,尤其那些他早年教过的高中学生们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让旁观者无不动容。正如一位同学所讲:“我们敬重王老师,不仅是早年他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做事。而更让我们钦佩的是老师德艺双馨,淡泊名利,活到老学到老的敬业精神”。

形神俱备 气韵悠远——王幼学山水画序  

徐恩存

中国绘画,在写意的精神原则下,极重水墨材质优势的发挥与意象美感的率性表现,以此为前提,在艺术上形成重品味、重格调、重境界的艺术特点;因此,“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在实践过程中,成为不容置疑的理念与法则。

王幼学数十年来专攻写意山水,其作品在“似与不似”的意象之间,传达着生命情调、造化精神与宇宙意识,并显示出特定的形式意味,他的作品坚持在心灵的映照下,表达“物我两忘”的浑然境界;与此同时,王幼学谨遵“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创作理念,深研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囿,力避泥古不化的误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 以自己的笔墨表现世界,通过山水意象符号言说着自我的情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王幼学始终不渝的艺术选择与艺术道路。通过深入生活,提升感性认识的高度与深度。结合画理研究与学习,把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在认知的视界里,形成以“感觉”为特点的写意山水风格、特色。

自九十年代初始,王幼学便开始漫游名山大川,画了难以数记的钢笔速写,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也极大的开阔了他的眼界和胸怀。近几年,他又十余次深入太行山中,对景水墨写生,一方面,掌握并理解自然的规律与本质。另一方面,不断把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觉,转换为笔墨结构与笔墨形式,把物性山水转化为心中山水。因此,他创作的山水画皆为胸中丘壑。

画家在理解了艺术规律与艺术本质之后,便获得了精神的高度自由,得以使自己的笔墨语言承载着浓郁的情感,传达着画家对自然、对现实、对人生的感受和体悟。

“画到生时是熟时”,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王幼学时时注意新的发现与新的感受,并在其中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与手法,使之不受某种固定的套路、风格的影响。这与他自己对中国画艺术本质精神的不断深刻理解有关,更与他的老师孙其峰先生长达二十余年的细心指导分不开。在艺术风格形成上,时时铭记孙老的提醒:“不要求脱太早。急于形成某种风格,反而会禁锢住自己,失去继续探究的信心和勇气。”因此,王幼学在创作中,力求笔笔生发、笔中有墨、墨中有笔,把新锐的体悟,清新的诗情、鲜活的感觉,都疑于笔端,在点、线、墨、色的交响与互动中,营造出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和郁勃的生命活力。

从五代、宋元明清至现当代的山水画技法,在王幼学看来,他们只是宝贵的精神资源,是厚积薄发的滋养原素,并不能代替他对世界的认知和表现。所以,王幼学总是带着前人的经验,走进现实与自然中去,寻找自己的体验与发现,他的作品之所以焕发出生生不息的魅力和曲折幽深的韵致,全在于他永不疲倦的在“万里路”上的跋涉和“万卷书”里的苦读与求索。

有付出,必有收获。“十年磨一剑”,王幼学在花甲之年收获了累累的艺术硕果,他的作品也日见旷达、厚重,也日见广阔、悠远;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王幼学审时度势,清醒的定位自己,在继承的基础上,更趋向于创新,使自己的艺术在厚积薄发中见出少有的充实。

祝王幼学在艺术之旅上,渐行渐远,攀登新的高峰。

王佑学艺术简历

王佑学,艺名幼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山水画艺术工作室访问学者。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首届山水画高研班画家。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山东分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特聘高级画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太行艺术大联盟会长。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蒲松龄纪念馆馆长。

自幼习画,早年师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徐金堤先生。八十年代得识张仃、陆俨少、周韶华、孙克刚、白雪石、周沧米、吴羊木、魏紫熙、张文俊、闫丽川、李亚、王文芳等,多承指教,获益匪浅。尤蒙津门孙其峰先生厚爱,收为入室弟子,耳提面命,书信往来二十余年,于做人治艺受益终身。

自七十年代起参加市、省及国家文化部、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各类重大展览并先后荣获提名奖、优秀奖、铜奖和银奖。于山东、广东、上海、北京、黑龙江、辽宁、甘肃、新疆、青海、浙江、福建、深圳、珠海、香港、台湾及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美国、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举办个人画展或联展。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收藏。《美术》、《国画家》、《荣宝斋》、《美术观察》、《中国书画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美术报》、《北京晚报》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其作品和艺术介绍。出版有《画院派精英王佑学作品集》、《王佑学山水画艺术》、《王佑学山水画选》、《中国当代文化名人纪念封、明信片》及国内外各类展览作品专集。

2006年起居住北京。走街穿巷以感悟首都文化,访师交友以开眼界增见识,潜心读书以升华品格与境界,观古今画作以明传统与创新之源流。耳顺之年取“虚静轩”为斋名,意在远离喧嚣与浮躁,多一份沉静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