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人,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那一代海外游子对祖国强烈、炽热的情感,他就是爱国华侨钟厚泰。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由于当时国家贫弱,数以千万计的华侨在外刻苦打拼,品尝过无数苦难,也领略过无尽的欺辱,对祖国发展与强大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与期盼。从这一点看,如何探究与解读类似钟厚泰这样的华侨为了祖国强大而呕心沥血、艰苦创业并努力回报社会的现象,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钟厚泰:栉风沐雨 书写侨子人生华章
钟厚泰,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畲医畲药协会会长、福建省劳动模范、福清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福建省中外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总裁。这一个个沉甸甸的身份背后,是社会和时代对他的肯定,更是他内心责任与担当的承诺。
栉风沐雨 成就养蜂事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印尼发生举世震惊的暴乱,6岁的钟厚泰跟着在印尼经商的父母回到家乡——福建福清。
当时国内经济非常困难,刚从印尼回来的钟厚泰一家人衣穿不暖、饭吃不饱是常态,这给幼小的钟厚泰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幼时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也使钟厚泰的人生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时至今日,钟厚泰对幼时国家无条件接纳他一家都饱含感恩之情,他说,国家那时候那么困难,仍然收留了我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如果没有共产党,我们这些人是无法渡过难关的。
时光匆匆,转眼间钟厚泰初中毕业了。因不具备继续上高中、大学的条件,学业不能继续的钟厚泰便想去参军,却又被告知不符合参军条件。为了寻找出路,身无分文的他只身一人扒货运火车来到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家化工厂打工。1971年下半年,打了一年工的钟厚泰觉着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恰好当时全国兴起养蜂热潮,十六岁的他认为养蜂大有商机,便和几个朋友远赴东北,开始帮人养起了蜜蜂,同时也开启了他走南闯北的“游牧”生涯。
他先在黑龙江落下脚跟,办起养蜂场。黑龙江的气候冬冷夏凉,花期只有几个月,为了随时掌握养殖的情况,钟厚泰便在山上搭了间草房,吃住都在山里,过起了白天与蜜蜂为伍,晚上与野兽为邻的生活。
“那时候一到晚上就恐惧极了,常常听到野兽的声音。”钟厚泰至今依然对当时的生活印象深刻。钟厚泰坦言,艰苦的“原始”生活,曾让他一次又一次有了放弃的念头,可每当回想起幼年时的梦想,他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去。一年下来,钟厚泰熟悉了如何养蜂,也有了一定积蓄。
初尝甜头后,他决定扩大养蜂规模,把目光瞄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时逢农业部和铁道部为促进商品流通而开始实施鼓励政策,他大胆承包了五、六个火车皮,从黑龙江一路“放牧”到新疆、西藏。1月份在海南陪蜜蜂过冬,2月份又到广东、广西过冬,利用这种大转地饲养方法,钟厚泰在8年时间里跑遍了全国500多个县,也从5箱蜜蜂发展到500多箱蜜蜂,建起了自己的养蜂基地。
“养蜂也是一门看天吃饭的活儿,天气晴朗时,花朵分泌的花蜜就相对多一些。要是下雨天,就得倒贴成本喂蜜蜂糖吃。”钟厚泰回忆起1974年那段幸运的日子,东北椴树蜂蜜的花期头尾有40多天,再加上那年有20多天艳阳高照的天气,这让他平均一天收入多达3万多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钟厚泰回到家乡,同时还将走南闯北养蜜蜂赚来的700多万元现金用蜜蜂箱装着运回福清。在当时公务员每月工资才几十元的年代,钟厚泰着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富翁。
“福建后来的养蜜蜂人大部分都是我带出去的。”钟厚泰说道。也正因这种走南闯北、敢打敢拼的精神,钟厚泰于1983年被福建省共青团委评为“青年科学勤劳致富新长征突击手”。
角色转变 “蜂王”变“药王”
先前8年的养蜂经验,让钟厚泰在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成为时代弄潮儿。1981年,国家开始实施更大、更多领域的改革开放,钟厚泰趁着这股改革春风,一口气买了8辆东风卡车,搞起了货车运输,并先后办起食品蔬菜脱水罐头厂和酒家。据他回忆,当时的事业不仅局限于这些,他还投资了贵州遵义茅台酒的酒瓶生产。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外市场的兴起,养鳗业在国内成为香饽饽,善于发现和经营的钟厚泰,迅速布局,先后在福安、龙岩、罗源建起相对先进的养鳗场,赚了好几千万元。
虽然富裕了,发达了,可是钟厚泰还与从前一样做事踏实,做人低调。不同的是他有了更大梦想:办企业,拥有自己的公司。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也让钟厚泰逐渐意识到,办企业不能随波逐流,投机主义是无根浮萍,容易大起大落。只有认准一行做强做大,才能细水长流。为了寻找新的出路,他冥思苦想,到底办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细水长流?
有一天,他看到草坪上飞舞的蜜蜂,回想起当时养蜂时被蜜蜂蜇的经历,蜇后面都没有感觉了,也不痛不肿,估摸着自己已经有了抗蜂毒的能力。他想:“如果能把这种独特的能力用于医药,给人治病,肯定能帮助许多人。”于是,他决定利用8年养蜂时学到的有关医药知识,创办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从此,他与医药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干就干,钟厚泰立马就去进修学习制药知识和技术,并开始代理福清等地几种药品的经营权,为创办自己的药业公司打下了坚实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钟厚泰自学考取了“经济师”资格证,1996年,他创办了福清最大的制药厂——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随着这家占地60亩、一期投资5000万元的公司在福清融侨开发区正式成立、投产,标志着钟厚泰在新的领域里披荆斩棘、大施拳脚了。
说到这家颇有传奇色彩的企业,钟厚泰谈兴渐浓,便将起名“南少林药业”的历史起源细细介绍:世传中国古代有南北两座少林寺,“一在中州,一在闽中”,这个说法自清末以来就颇为盛行。中州少林寺即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而闽中少林寺究竟在福建何处,则众说纷纭,几乎成为一个悬案。就在各界争论闽中少林寺是在莆田还是泉州的时候,福清传出一个惊人发现,1993年6月4日,有人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经福建省、福州市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对出土诸如“少林院”“少林”石刻铭文、石桥、石盂、石槽、石碾(药臼)、石碑、石础、石舂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以及和尚墓塔等上千件珍贵文物进行研究,确认福清发现的少林寺遗址为史籍记载的福建少林寺(史称“南少林寺”)。1994年11月,福建省宗教局和福州市政府先后批准福清市在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福清市因此向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发起募捐,经过各界踊跃捐款,福清市共集资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建南少林寺,一向热心家乡建设的钟厚泰第一个响应号召捐资100万元。
“我企业为什么叫南少林?当时我正筹备组建药业公司,要注册商标,1996年,恰逢福州市委主要领导到福清考察福清南少林遗址,当时那块遗址虽然还只是一片荒地,但我想党委、政府如此重视,南少林三字将产生无限价值响彻云霄,受此启发我就将自己的药业商标定为南少林。”钟厚泰说。
1996年11月23日上午,当时福州市主要领导同志再次亲到福清南少林遗址考察。据当时在现场的少林村村民老张介绍,他非常详细了解了遗址的挖掘过程,并谈了如何重建的问题。在考察南少林遗址过程中,他仔细查看了出土的部分石槽、石臼、碗等文物,并详细询问了挖掘的相关情况,对寺前尚存的少林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再交代相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刻有“少林院”的石碑等。在随后召开的福州市、福清市、东张镇、少林村四级领导座谈会上,该领导强调要非常认真地、善始善终地搞好考古挖掘工作,要按照文物专家的意见来办,搞得彻底一点、细一点,挖掘之后要更好地保护等重要指示。
随着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建设生产,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意味着将落后于人。为了能在药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钟厚泰在药品研发方面非常舍得投入,年年加大投资比例,到了1999年,南少林药业公司总投资已超过8亿元,拥有实验楼、冲剂、大输液、片剂、胶囊等生产车间和动物实验房,小容量、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2000年底,公司的产品通过了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认证,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莅融考察,对这个“福清哥”的创业精神十分赞赏,并为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题名。
几年药品企业生产经营的经历,让钟厚泰意识到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于是,他不惜重金,四处拜师学艺、招揽人才,此外,他还向科研机构购买多项专利技术,公司生产的"南少林"牌抗肿瘤类、治疗脑神经类、心血管类等药品,现都已成为国内数百家医院临床使用药物。与此同时,他还逐步加大创新力度,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拓宽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不断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含量的药品。
目前,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已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创新型制药企业,拥有小容量针剂、大输液针剂及口服固体制剂等18条生产线,产品品种由20多种发展到100多种规格,全面通过国家GMP认证,成为福建省内剂型最全、最多的企业之一,其中雾剂、栓剂、滴耳剂三个剂型填补了福建省制药行业的剂型空白。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多次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少林”商标品牌也被评为国际知名品牌。
诚信为本 坚守中创传奇
一个有善心、有爱心的企业家,一定会视质量为生命。在一定程度上说,药品企业重视质量本身就是一种善。
“做企业凭的就是良心,我宁可一分钱都没赚,也不能骗别人、害别人。药品关乎人命,如果质量有问题,哪怕只是一瓶葡萄糖输液,都有可能导致人死亡。”作为福建省诚信促进会一员的钟厚泰如是说。为了严格把控药品质量,钟厚泰前前后后拜访了医学专家近千人,只为保证生产出来的药品质量无忧。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生物工程专家侯云德,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卢圣栋等医疗界顶级专家都相继到福建南少林药业公司考察,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此外,他还聘请福清籍海外留学博士7人和国内专家20多人,形成较强的技术团队,为公司研发新药、改进工艺提供技术支持。
2008年,药业生产企业遭受金融危机和市场整顿双重打击,福建南少林药业也不例外,直接导致公司损失2亿多元。公司技术部经理张世斌提到:“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艰苦奋斗,南少林药业渡过了难关。”
做事踏实、做人本分一直是钟厚泰的人生价值理念。在福清市慈善总会原会长看来,南少林药业不仅能够面对金融危机冲击,还能发展壮大,取得优异成绩,首先靠的就是诚信,高质量的药品使得“南少林”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其次就是技术,钟厚泰不惜重金,不断加大科研创新投资力度,让企业产品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就是钟厚泰人脉广阔,几十年走南闯北的经历让他在全国广交朋友,这也为他企业生产的药品进入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即便现在他再次面临企业发展的瓶颈,他依然选择在成本上多投入,力求在制药过程中从原料到成品层层严格把关,坚持诚信、保持产品质量,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南少林药业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与时俱进 力拓海外市场
2001年,时值中国加入WTO,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使得许多跨国药厂纷纷进军大陆。钟厚泰认为,福建的药业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有一定差距,还要面对外来者的竞争,可谓是“前狼后虎”。南少林药业要在国内外打响自己的品牌,还应该借助福建省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的优惠政策,大胆进军国外市场,让企业在国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的发展方向。
自创建福建南少林药业公司以来,钟厚泰先后到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考察市场行情,并抓住商机及时出击。1999年,依托海外福清人广泛的信息网络和行销渠道,在香港成立公司首个海外办事处,并成功地将公司生产的药品打入到东南亚地区,仅仅这一步棋,就让南少林药业在2002年创汇近2500万元,其中在东南亚区域销售额就达800万元人民币。
2003年初,中东局势紧张,抗生素行情走俏。钟厚泰紧密跟踪国际医药行情,调整公司生产方向,将抗生素药品列为公司拳头产品,借机将南少林品牌打入中东地区。为此,他马不停蹄、不辞辛劳地穿梭在世界各地,当年1月15日,他参加完福建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就飞往马尼拉、香港等地布局海外市场,甚至连春节都在国外度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不辞辛劳地将南少林公司生产的3万多瓶药品销往东南亚、中东市场,开拓了新的市场。福建南少林药业公司销售部经理刘吉滨说:“世界各地有福清华侨有90多万人,他们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到我们,他们就是南少林药业公司最好的研发智囊和销售代表。”
通过钟厚泰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一路披荆斩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产品销售区域逐渐扩大,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占有率稳步提升。
2004年6月,钟厚泰荣获“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称号,入选“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奋斗史”名单。2010年11月,公司生产的3种药品被列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指定药品。
“市场很关键,医院能买到的药都要通过省级招标,一个地区同类准入的企业一般有3家,竞争非常激烈,要维护市场很不容易,每个环节都要做得很细。”钟厚泰深有体会地说。目前,南少林药业1000多名员工队伍中,就有300多人在国内外为公司开拓市场。
不忘初心 善举永不停歇
“作为一名企业家、一名劳动模范,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起表率作用。”对于慈善,钟厚泰说得最多的就是“社会责任感”。正是他身上的这种善良,汇聚起了一股爱心力量。
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药业市场整顿的双重打击下,南少林药业公司损失了几千万元。虽然企业处于艰难时刻,但钟厚泰却秉持本性,一心向善。当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钟厚泰毫不犹豫地捐了115万元,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同年8月,乐施好善的钟厚泰听闻福清市要成立慈善总会,很是高兴,第一时间向福清慈善总会捐了20万元。“家乡要成立慈善总会是好事,既然第一个找到了我,我就应该起个表率作用。”钟厚泰说。
“福清市政府一些领导希望我发挥余热,牵头帮助那些贫困的老百姓,但是因为之前对慈善方面的工作接触不多,在筹备工作上可真的是两眼一抹黑,摸着石头过河,钟厚泰先生听闻市里要成立慈善总会后,什么都没说就捐了20万,真是帮了大忙,不仅支持了福清市慈善总会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起到带头作用,营造了很好的慈善氛围,从这个角度说,钟厚泰先生对福清市慈善总会贡献很大。”福清市慈善总会原会长这样评价。
为进一步解决困难残疾人无房户或危房户的住房问题,从2007年开始,福清市就大力实施帮助困难残疾人“安居工程”,采取对建新房或修缮房子的困难残疾人给予资金补助的办法,分期分批帮助解决这些困难群体住房问题。当钟厚泰获悉后,马上捐赠20万元,用于解决困难残疾人无房户或危房户的住房问题。
福清市政府一位领导说,在慈善公益方面,钟厚泰先生非常热心,除了在福清市慈善总会的捐赠外,还参加很多公益慈善活动,只要有人需要帮助,钟厚泰总是热于施以援手。钟厚泰是畲族,老家位于福清市石竹街道祺山村,那里是一个少数民族村,但凡村里有修桥铺路、建设公园、老人活动中心的事,总能见到钟厚泰踊跃捐款的身影。
此外,钟厚泰还热衷于帮助少数民族的困难家庭学生,每年都拿出一些钱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子,“这么多年来,光这一块资助钟厚泰就捐赠不下200万元。”祺山村一位村民说。
2016年,钟厚泰向山区民族村造福工程捐款250万元;2017年又为山区农村修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捐款150万元;2018年向福建省少数民族发展基金会捐款100万元……类似善举,不胜枚举。
“其实南少林药业公司现在仍然是处于发展期,经济上并不宽裕,但他仍是有求必应,做慈善很慷慨,非常豪爽,有人找他帮助解决当地百姓一些困难,他也从不拒绝。他把这个企业创建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克服了很多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原先他为了谋生走南闯北养蜜蜂,改革开放时又做多种经营、搞车辆运输,后又经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养鳗生涯,他一路走过来历经坎坷,没有退却,这是怎样的毅力啊!但无论他怎样困难,都不会吝啬做慈善的钱,只要总会做救助项目需要善款,总是有求必应。”福清市慈善总会一位老领导说。
牢记使命 倾情回报社会
“助学,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也许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想读书而未得,钟厚泰对于助学总是很热心。2010年6月,福建省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打破了许多地方降雨量的历史记录,也造成了罕见的自然灾害,闽北地区受灾尤为严重。福建省总工会为此发起倡议“在全省上下紧急防灾救灾的关键时刻,我们呼吁全省各级劳模迅速行动起来,向灾区伸出援手。”2010年7月8日,作为省级劳模的钟厚泰,专程赶到福建省总工会,以福建南少林药业的名义捐款50万元,帮助灾区困难职工孩子上学。
2009年,福清市困难家庭学生需帮助,福清市“春风行动”领导小组多方筹资,找到钟厚泰的时候,他立即捐款1.5万元,为贫困学子带来求学的光明与希望。2011年,钟厚泰又捐款2万元。
2013年,福清市三山镇一位刚考上大学的女生小俞(化名)因为家庭贫困准备放弃学业,打工赚钱。小俞家里还有妹妹、弟弟正在读高中、初中,经济负担很重。为了筹措学费,暑期里小俞在福州找了一份临时工,赚了3000元,但这对于1.6万元学费以及后续的各种费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她打算放弃学业,把上大学的机会留给弟弟妹妹,自己则继续打工赚钱,帮助家里供弟弟妹妹读书。获悉这一情况后,福清市春风办马上联系福清市委统战部,把小俞列为“海西春风春雨”助学对象,并牵线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总裁钟厚泰与她结成助学对子。深知上学读书机会不易的钟厚泰便立刻资助小俞5000元学费,并表示将继续资助小俞,帮助她完成大学学业。就这样,小俞如愿地踏上了泉州的求学路,圆了大学梦。
“只要是贫困学生,一旦获悉,我们企业都会给予帮助”。福建南少林药业公司技术部经理张世斌说。据了解,通过各级组织开展的“春风助学”“金秋助学”活动,钟厚泰仅在助学这一项就捐了200多万元,帮助了福建省内外很多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
2015年8月28日,福建省畲家企业商会在福州西湖宾馆贵宾楼清风厅举行首届“凤凰计划 民族团结济困助学”启动暨助学金发放仪式,为即将迈进高等学府却家庭困难的60名大学新生颁发助学金,钟厚泰也捐赠了钱物。
“今年8月份,我参加了这场由政府举行助学活动,资助即将迈入高等学府而家庭困难又拿不出学费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每名学生5000元。活动中一名学生讲话言让我听了非常感动,事后得知,那位学生非常优秀,高考成绩600多分,被北京一所高校录取,可是这个孩子5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是在奶奶照顾下长大,他念书一直是靠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得以继续学业的,所以我觉得对这样优秀的学生才资助5000元实在不够,所以当天我以个人名义再资助他5000元。”钟厚泰回忆道。
参加活动回到福清后,钟厚泰决定出资50万元在福清市慈善总会设立一个“助学基金”,以期借此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谈及做慈善,钟厚泰说:“宁可自己节约也不会省做善事的钱,只要有需要自己就会尽力,不论捐多捐少肯定会捐。但我做慈善也有一个原则,即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我们坚决要帮扶要救助,但是对于有劳动力,只是因为懒造成的贫困我们是坚决不能救助。因为企业也是靠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想着不劳而获是不对的。”
虽然近年来面对市场经济下行,企业压力增大,但钟厚泰对困难群众始终是慷慨的。这么多年了,至于做慈善花了多少钱,钟厚泰自己也不清楚,“反正只要有需要我就尽我所能。”
“我有很深的慈善情节,到底来自何处,我想除了小时候贫穷外,可能还是去北京帝王庙的感悟吧,有能力就应该去帮助别人,要不然图个什么。”时常在外出差的钟厚泰对北京的帝王庙情有独钟,特别是对像刘邦这样白手起家的皇帝感触颇深。他时常提醒自己,白手起家成就一番事业固然是值得骄傲,但事业有成后更应该想想自己能为乡亲邻里、万苦众生带来什么,要不然花了大半辈子辛辛苦苦闯下家业只是为自己后半生的锦衣玉食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此,钟厚泰心存善念,常常慷慨解囊,热心捐助,为家乡修桥铺路、兴教助学,出钱出力。就是远在宁夏、寿宁的贫困地区,他也伸出援手,先后为该地的农村造福工程方面捐助250万元。福清市建设“两馆一中心”,宏路镇、石竹街道建设公园、老人活动中心等市政项目,他也乐于捐资;市里建设石竹山、南少林寺、弥勒岩等景区,他也积极奉献,仅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环保方面他就捐资近500万元,抗击非典、救助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等,他也无私地参与捐钱、捐药品。
“做善事,对个人来说是提升人生价值,对企业来说也是回馈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做点善事是很荣耀的。”钟厚泰说。2010年,听说福清市慈善总会需要开展各项慈善活动,钟厚泰先后连续4次捐了180万元。“钟厚泰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他做公益或慈善项目,就像小溪流一样,细水长流,从不间断。只要有关方面建设公益项目,或开展扶贫助学、慈善活动需要资金,他都有求必应,慷慨解囊,竭力支持。”福清市慈善总会原会长表示,钟厚泰已经通过福清市慈善总会奉献爱心捐赠了近400万元。
钟厚泰二十年如一日,乐善好施,积极捐助家乡及省内外公益和慈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捐赠善款达4500多万元,并因此受到各项表彰:2010年他捐助三明、南平等地水涝灾害等,被授予“弘扬劳模精神、情系灾区重建”的奖杯;2010年福清市人民政府又因他积极参与福清市各项公益事业建设,授予“贡献显著”的荣誉证书;2011年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为他颁发了“献爱心、架康乐桥”牌匾;201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他“2010-2011年度福州市热心公益事业茉莉花银质奖”。
近些年,钟厚泰除了继续经营企业和做善事外,又有一项新的“使命”:担任福建省畲医畲药协会会长。利用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医药产业研究与整合的优势,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中,已然成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的重要媒介与“和平使者”。他认为,这也是善行,积极为保持民间热烈交往出点力,就能为加快祖国和平统一做点微薄贡献,感觉到很自足、幸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钟厚泰用近半个世纪书写着侨胞子弟的传奇人生,成为福清一张温暖的名片;他从艰难困苦的时代中走来,历经沧桑磨难,从岁月的悲欢四季中走出半生,用一个企业家的担当与情怀不遗余力地为家乡、百姓慷慨解囊;他永远心怀感恩、心存善念,他的每一个善举、每一份大爱都是献给祖国和家乡的一瓣心香。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几十载的光辉岁月,铭刻于心的璀璨善举,温润了福清人民的心灵,更温暖了一座城市。
(朱明 高琴 吴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