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品人堂

品人堂,呼吁民众做好心理健康管理!

2020-01-14 2851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还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养生学者宋一夫率先提出“养生之前必先修心”的理论,由此可见心理上的健康与生理上的健康一样重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概括为:(1)有幸福感和安定感;(2)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3)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4)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5)人格统一和调和;(6)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7)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8)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不断加速,各种应激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着人们的心身健康,使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妨碍社会稳定的重要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1990年至2020年,中国的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从14.2%增至15.5%,加上 自杀与自伤,将从 18.1%增至20.2%,占全部疾病负担的1/5,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

面对当今的社会环境,品人堂健康呼吁民众做好自我“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管理就是将非药健康管的理念运用于心理健康领域。针对个人心理健康管理的定义为:运用非药健康管理学的理念,使个体能够达到和保持心理活动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完好状态的一系列活动。

 

面对当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抑郁、紧张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品人堂依据非药健康管理理念,针对性做出心理健康管理方案:

(1)不良情绪的自我管理

情绪中最多见的就是焦虑与抑郁。焦虑反应一般与威胁性事件有关,抑郁反应通常与丧失或分离性事件有关。对焦虑抑郁情绪自我管理的方法就是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积极的应对策略有2种:一是解决问题、二是缓和情绪。

①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改善不利境遇,使应激强度减低。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包括: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与建议;制定与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勇敢面对问题,捍卫个人权利或劝说其他人改变行为。

②缓和情绪:在不能或 暂时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善对应激性境遇的不良情绪反应。缓和情绪策略包括:宣泄情绪,向另一个人倾诉并表达出情绪。评价问题,判断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并试图将其改变(通过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哪些是无法改变而需要接受的;积极评价问题,认识到难题的积极面,如丢了现在的工作是找到一个更好职位的机会。

 (2)压力的识别与处理

①识别压力、判断压力的性质:首先要识别压力的存在。可以通过对生理反应的观察确认压力的存在:如出汗、毛发竖立、肌肉紧张(上臂、大腿、眼)、身体发僵,视野变窄、呼吸加速、口干、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出冷汗等。有时压力是心理暗示导致的,例如,“杯弓蛇影”、“风声鹤唳”。其次,要区分压力性质:积极性压力是有益的压力,如大赛前、大考前适度的紧张可以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激发人的潜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去挑战自己生理或智力的极限,创造好成绩。消极性压力是害的压力,如不敢参加比赛、考试,平时练习好和复习好的内容到时乱了章法或脑子一片空白,需要处理的是消极性压力。

②处理消极性压力的方法:放松疗法:通过学习身体松,可以达到同步的精神放松的状态。在放松的过程中,还可以把注意力从不愉快的情境中转移到练习放松的技巧上来。采用的技术有静坐放松、放松呼吸、想像放松法,也可以借助生物反馈仪。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给予心理暗示,告诉患者把“沉重”的肌肉放轻松,以获得更佳的血液循环,使“冰冷僵硬”的肌肉变得 “温暖”,进而达到心理平和的状态。

3)应对紧张的措施

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应激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产生应付瞬息万变的力量。因此紧张并不全是坏事。然而,持续的紧张状态,则能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并导致疾病。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应对紧张的状态。

第一,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紧张,“如果我感到紧张,那我确实就是紧张“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该做的事情。 

第二,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

①松弛训练: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可以从事各种娱乐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松弛紧张状态。

②适当安排计划:若所拟的工作计划不符合实际,便会受到挫折而引起情绪紧张。有的心理学家建议,在预订工作进度表中,可安排一小段“真空时间”。在这段时间,完全“真空”不预先安排任何事情。每次到这段时间时,可利用它来完成先前未能做完的事情,或是着手下一步工作。这样既有助于完成计划又能感觉到自己能支配自己的工作,内心较为轻松。

升华法:紧张的情绪也可予以升华,转用于学习或工作中。当情绪突然紧张起来时,往往精力特别集中,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随着任务的顺利完成,内在的紧张也得以渐渐消失。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腾飞,“活得长”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怎样 “活得好”。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就必须重视心理健康。为此品人堂健康企业呼吁民众关注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健康管理!

来源:品人堂